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

育儿避坑指南:新生儿黄疸需要治疗吗?新手妈妈学会轻松应对这些_宝宝_病态_宝宝

母婴育儿 2024-05-28 浏览(605) 评论(0)
- N +

大家对新生儿黄疸应该都不陌生,尤其是刚刚生完孩子的马宝,体会更为深刻。黄疸在婴儿出生时很常见,但大多数新生儿黄疸是生理性的,一般在婴儿出生后2 ~ 3天出现,4 ~ 5天达到高峰,两周后逐渐消失。如果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或者黄疸指数超过正常标准,或者足月宝宝黄疸时间超过1 ~ 2周,早产儿超过2 ~ 3周,就要考虑是否是病理性黄疸。如果是新生儿溶血、感染、发热等病理性黄疸引起的。,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及时治疗,避免宝宝脑细胞受损。

为什么新生儿容易出现黄疸?

首先,胆红素的主要来源是红细胞的代谢产物,因为红细胞的寿命很短。当红细胞老化或被破坏时,血红素会游离出来,代谢后会产生胆红素。胆红素会从血液转运到肝脏,代谢后通过胆管排泄到肠道。其次,新生儿的肝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胆红素不能及时代谢,容易在体内蓄积。三、新生儿肠道肝循环旺盛,使胆红素经肝脏处理后排泄入肠道,再吸收回血液。当上述代谢途径出现问题时,血液中胆红素的积累就会形成黄疸。

如何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1.大多数宝宝在出生后第二天到第三天开始出现黄疸,第四天到第五天达到高峰,第七天到第十四天逐渐消退。

展开全文

2.黄种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率高于西方人,可能是由于肝脏中的酶成熟较慢。对于早产儿来说,他们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的更早、更高、持续时间更长。

3.生理性黄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

1.如果新生儿黄疸发生在24小时内,黄疸指数超过正常标准,或者新生儿黄疸持续时间超过1-2周,早产儿黄疸持续时间超过2-3周,则可能是病理性黄疸。

2.比较常见的原因有母婴血型不合(可能是ABO或Rh血型不合)、败血症、先天性梅毒、风疹、因血淤中红细胞被破坏而产生的胆红素(如肿瘤发生)、VitK缺乏引起的贫血、幽门狭窄等增加肠道和肝脏循环的疾病。以及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及胆总管囊肿、半乳糖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母亲及早产儿所生婴儿或药物性疾病(如磺胺类、硫剂等)引起的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Cigler-Najjar综合征)等胆红素排泄障碍。).

3.病理性黄疸需要进一步检查治疗。治疗包括放射治疗、药物治疗和换血。有些人甚至需要手术来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措施

1.注意宝宝是否有黄疸。一般医院都有专门的仪器测量婴儿黄疸。如果我们正常在家,可以把宝宝放在明亮的光线下,观察宝宝的皮肤和眼白。如果和前一天观察到的相比是黄色的,或者和其他宝宝相比是黄色的,就可能有黄疸。同时可以观察到不同的部位。如果只是面部发黄,黄疸程度不是很严重。如果黄色的情况延伸到腹部或以下,黄疸可能已经到了需要光疗的地步。

2.注意黄疸的变化过程。如果腹部或以下的皮肤变黄,或者皮肤迅速变黄(比如皮肤从面部到胸腹部迅速变黄时),就需要体检了。另外,黄疸发生在出生后24小时内或足月儿超过1-2周,早产儿超过2-3周,也是病理性黄疸的表现。你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

3.注意病理性黄疸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呕吐、面色苍白、活力差、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发热、尿黑褐色、大便白色等。如果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需要立即去医院检查。

4.注意加重黄疸的因素。如早产、分娩时缺氧、家族史中的溶血性疾病(如豆病)、分娩前后婴儿可能发生的感染(如母亲分娩前、妊娠早期、妊娠晚期发热感染),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应告知医生病史。

5.保持室内光线明亮可能会有帮助,但在阳光直射下你无法避免晒伤。

6.如果需要药物治疗,必须由儿科医生开具处方,因为一些药膏或药物也会引起豆类疾病婴儿溶血。

7.避免感染、饮食不足、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