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

人民点评:让教师潜心教书,用禅定育人。

母婴育儿 2024-06-20 浏览(208) 评论(0)
- N +

办学是正规的,教师有主业。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老师需要弯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思考教学。

切实减少对中小学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把和平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

“教学之外的事务性工作明显减少,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中。”今年一季度,江苏宿迁各类“进校园”同比减少85%以上。当地一位小学老师透露了非教育教学负担减轻带来的积极变化。在宿迁,过去有一些学校设立各种评比、宣传、推广活动等多而杂的项目。现在,这些活动的总量和持续时间都被严格限制,让老师们可以更专注于教书育人和关爱学生成长。

减轻教师负担是为了提高教育效率。前不久,中央教育领导小组秘书处组下发通知,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专项整治工作作出部署。各地结合实际细化了本地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努力推动工作取得实效。

办学是正规的,教师有主业。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老师需要弯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思考教学。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将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分配给了中小学和教师,干扰了教师自身的工作,妨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此次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是社会事务进校园,这是学校和教师反映的突出问题。其目的是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哪些任务真正需要老师参与,哪些应该坚决杜绝?规范校园社会事务,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首先要解决“把关难”的问题。福建省厦门市教育局提出,各市评先评优中不得安排教师执行校外绿化保洁、街头执勤、环境整治等与教师职责无关的任务。云南省教育厅发布2024年拟进入中小学的省级项目清单,各部门申报的115项合并为8项...目前,各地已落实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明确校园活动准入标准,同时建立审批备案制度,严格控制省、市、县三级进入校园的社会事务总量,建立白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减轻教师负担,既要规范入口,也要规范流程。给教师带来不必要负担的不仅包括随意进入校园的各种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和工作,还包括社会事务进入校园过程中滥用应用程序、打卡、接电话、做题、拍照等形式主义问题。不妨考虑将校园活动与学科教学、班会、校园文化建设等学校日常教育管理有机融合,严格控制活动范围和时长,提高活动质量,增强育人实效。

要让减负“看得见、摸得着”,一方面要看在“减负”基础上的“减负”,注重建立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监测、核查、通报等方式将社会事务常态化进校园。另一方面,要跳出“减负”看“减负”,扭转教育评价不科学的导向,坚持把德育实效作为评价学校的根本标准,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同时,保障办学自主权,完善办学管理机制,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只有把“立竿见影”和“久久为功”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激励教师做好本职工作,做出成绩。

“我想安静地教书”,“最让我集中注意力的是上课,最让我满意的是学生的进步”...老师们朴实的声音背后,有教书育人的热情,有更加专注本职工作的期待。切实减少对中小学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把安宁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让教师专心教学,培养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学生。

来源:人民日报

标签:

亲亲宝贝育儿网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