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

右美沙芬监管收紧后,青少年吸毒问题有什么解决办法?

母婴育儿 2024-05-29 浏览(577) 评论(0)
- N +

近期,青少年滥用右美沙芬案件频发,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对右美沙芬的监管政策也逐渐收紧。

5月21日,国家医药产品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通知,未取得相应品种定点生产资质和生产需求计划的企业不得生产右美沙芬等。通知强调,各级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右美沙芬等精神药品研发、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确保医疗需求,防止流入非法渠道。

此前,5月7日,国家医药产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公告,将右美沙芬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

右美沙芬是一种常见的镇咳药,但一旦过量服用,可能会引起精神混乱、兴奋紧张、意识不清等症状。长期滥用会造成一定的成瘾性,产生一定的致幻作用。国家医药产品管理局特药检验中心专家库专家、北京高新医院戒毒康复科主任杰夫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家医药产品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已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对右美沙芬的监管。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毒,还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普及毒品危害和成瘾知识,提高青少年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青少年滥用右美沙芬的事件频繁发生。

右美沙芬,俗称氢溴酸右美沙芬,是一种具有镇咳作用的右旋吗啡衍生物,常用于治疗各种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

杰夫说,常规剂量的右美沙芬不会引起药物依赖,但在短时间内过量服用可能会导致急性中毒症状,如急性肾衰竭或药物性肝损伤,导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并可能在精神方面出现幻觉和妄想。长期滥用会对肝肾、神经功能造成损害,并出现严重的依赖症状。

滥用右美沙芬在青少年中尤为严重。杰夫介绍,自2016年11月起,他所在的科室就有右美沙芬成瘾者,此后逐年增加,2021年已超过400人。2022年右美沙芬在线销售被禁止后,滥用人群呈下降趋势,尤其是今年。

杰夫说青少年是所有瘾君子的大多数。这些青少年最初服用这种药物不是出于治疗目的,而是通过在线社交媒体或朋友的介绍,以追求刺激和快感。他们往往心理意志力薄弱,对右美沙芬认识不足,长期将其作为药物的替代品,最终成瘾而难以戒除。

最近,一些当地的禁毒网站分享了杰夫介绍的类似案例。据广州禁毒官方微信官方账号介绍的案例,小王第一次接触右美沙芬是因为朋友的推荐:“吃几颗右美沙芬能让他开心。”出于好奇和兴奋,他开始购买和滥用右美沙芬。起初,他只是偶尔服用,但随着对药效的依赖和追求,他逐渐增加了剂量和频率。不久后,他发现自己无法控制对右美沙芬的渴望,他需要每天服用大量右美沙芬来体验快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王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逐渐恶化。他变得易怒、消瘦、失眠和焦虑。终于,他的父母发现了他的异常表现,但此时的他却深陷毒瘾的泥潭。

近日,纸媒记者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搜索“右美”“od”等关键词,发现仍有大量经验交流帖子。在这些帖子中,一些青少年公开分享了他们服用右美沙芬后的感受和经历,描述了服用右美沙芬后所谓的“漂流感”和“兴奋感”,还有一些帖子分享了过量服用右美沙芬带来的不适,如恶心、呕吐、心跳加速、头晕、幻觉甚至昏迷。

事实上,早在2022年12月1日,国家医药产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药品网络销售禁止目录(第一版)》中,右美沙芬就被禁止在网上销售。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搜索发现,氢溴酸右美沙芬片均显示无法销售。销售名单上只有复方右美沙芬糖浆和润喉片。

尽管主流网购平台上的销售受到限制,但仍存在隐蔽的网络销售活动。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搜索“右美沙芬”“右美沙芬”等关键词,也有不少人询问如何购买右美沙芬以及购买渠道,同时购买帖子下也有大量评论表示可以购买。

专家:吸毒防治需加强宣传。

杰夫说,以前,我们国家对右美沙芬单一制剂进行控制,但对复方制剂没有严格的控制,但即使是复方制剂也有潜在的成瘾风险。

近年来,青少年滥用右美沙芬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国家对右美沙芬的监管政策不断升级。

2022年12月,《禁止网络销售药品目录(第一版)》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要求右美沙芬口服单方制剂禁止通过互联网零售。2023年2月,国家医药产品管理局、公安部、国家邮政局发布通知指出,部分地区出现滥用右美沙芬等5种药品的现象,滥用人群以青少年为主,严重危害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并提出严控药品生产、加强药品经营环节监管、加强寄递渠道检查等要求。

今年5月7日,国家医药产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调整了精神药品目录,将右美沙芬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该调整将于2024年7月1日生效。5月21日,国家医药产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再次发布通知,明确自2024年7月1日起,未取得相应品种定点生产资格和生产需求计划的企业,不得生产右美沙芬、萘呋啡、氯卡西林、含地芬诺酯的复方制剂、咪达唑仑原料药和注射剂。以上品种不得委托生产。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禁毒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文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构建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犯罪打击体系,加大对毒品案件的打击力度,保持对相关犯罪的主动打击,从源头上遏制毒品犯罪的蔓延。食品药品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要加强监督查处,杜绝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滥用和流失,保障临床用药安全、规范、有效。

同时,也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普及毒品危害和成瘾知识,提高青少年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必要加大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宣传力度。青少年对毒品有一些误解。他们认为这种药物不是毒品,成瘾性不强。事实上,这些处方药具有成瘾性,但由于危害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年轻人认为它没有危害。”杰夫提到青少年不应该谈论毒品,认为毒品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并本能地抵制、抵触和阻止对这些新知识的了解和学习。事实上,毒品就在我们身边,有时它们会以各种千变万化的新奇事物吸引和诱惑我们。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防毒拒毒的知识,这样才能真正远离毒品。

杰夫之前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药物依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家庭关系不好、好奇心驱使、被教唆、对危害的认识不足等。“大多数人一开始不太了解虐待的危害,后来逐渐发现问题,所以很难戒掉。”所以他说治疗只是一部分,高复发率是无法回避的话题,需要家长、青少年和我们共同努力。

标签: